普法

发生劳动纠纷后,作为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

时间:2020-1-2 11:21:01  作者:冰峰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230  评论:0
内容摘要:经常有读者朋友咨询一些关于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随意克扣工资、不给员工购买保险、不按时发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等情形。为此,现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应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方面的内容,统一回答如下:  

经常有读者朋友咨询一些关于用人单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随意克扣工资、不给员工购买保险、不按时发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等情此,现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方面的内容,统一回答如下:
                 
发生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先行协商,或由所在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调解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哪些情况可以向劳动机构投诉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时,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具体可以投诉的情况有以下几类:

1、用人单位违反录用和招聘职工规定的。如招用童工、收取风险抵押金等;

2、用人单位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如拒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3、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如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禁忌劳动等;

4、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如超时加班加点、强迫加班加点、不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等;

5、用人单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如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等;

6、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农民工不参加工伤保险等;

7、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规定的。如不依法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

8、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非法用工主体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9、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职业中介有关规定的。如提供虚假信息、违法乱收费等;

10、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违反劳动能力鉴定规定的。如提供虚假鉴定意见、提供虚假诊断证明;

11、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等侵犯其其他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主要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市(县)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区域的劳动关系争议问题对应有各自的解决机构,了解这些机构的各自解决范围也避免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不知所措。

  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在无法协商调解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相关评论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重庆嘉瑞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人:段吉海 联系电话:15123421255
渝ICP备18005644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402000291 管理登录